汕头市医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机构介绍
1、成立背景
医务社会工作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医务社会工作关注患者的社会属性,强化人文关怀,有利于弥补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疗服务的“全人”服务目标;有利于优化执业环境,预防、疏导和化解医疗纠纷,缓解医务人员压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统筹社会资源,降低医疗机构非正常收支,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内部框架
医务社工部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医院内的社会工作、病人家庭的社会工作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
1)医院内的社会工作:一般来说,医护和护士的中心任务是治疗病人生理上的疾病,而较难顾及病人心理上的问题,因此,病人心理上的问题往往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来帮助解决。医院内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第一,了解病人的情况,发现病人存在的问题与具备的能力;第二,与医院内整体服务团队合作以确保团队中每一个部分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第三,促进病人及其家属与医疗团队之间的合作,帮助病人更好地接受各种医疗服务;第四,促成医生、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之间专业知识的分享,提高服务质量;第五,沟通病人与医院以外各种社会资源的联系;第六,倾听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参与有关医疗制度的制订等。
2)病人家庭的社会工作:一个人生病,必然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而家庭的情况又会反过来极大地影响病人的治疗。因此,医务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做好病人家庭的工作。病人家庭的社会工作应关注病人家庭对病人的影响,设法排除那些不利于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因素,努力使家庭成为病人战胜病魔的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如果病人生病是由于家庭的压力造成的,那么,社会工作者要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再一次复发,就需要改变病人家属或病人周围的环境。
3)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现代国家的理念,就是国家中的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在困难时获得国家的帮助,这种帮助被视为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而不是国家给予的恩赐。为了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健康以及在生病时得到国家的帮助,社会工作者就有了用武之地。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宣传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开展社区心理卫生辅导,促进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参与各种卫生行政法规的制订和修改,参与各项公共卫生教育训练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调查及评估社区居民的需要和卫生服务的功效,推行各项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等。
3、员工资质
汕头市医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粤东地区首家医务社工机构,拥有一支由社工师、心理咨询师、沙盘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儿童教育老师、营养师及医护人员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复合型团队。
4、获得荣誉
“医缘”参与的个案获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项目“卓越全人关护奖”第一名,参与的个案入选“2016年度全国百优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案例”;“医缘”呵苗行动——丧亲儿童的心理干预项目获2017年汕头市第二届“福彩杯”公益慈善项目创新大赛最具创意奖三等奖;个案故事获汕头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我与社区的故事”社工征文活动一等奖及最暖心奖。2017年3月11日,《汕头电视台》“汕头新闻”栏目对“医缘”社工机构进行专题报道。
二、机构宗旨
汕头市医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粤东地区首家医务社工机构,拥有一支由社工师、心理咨询师、沙盘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儿童教育老师、营养师及医护人员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复合型团队。中心倡导“医者无界,天下有缘”服务理念,通过链结社会资源,搭建医患交流平台,致力创建粤东地区首家医务“纾缓中心”和“资源中心”,为有需求的贫困患者及家属提供社工服务,纾缓医路上各方压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中心率先建立医务社工服务模式和联动发展体系,用科学的方法精准助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道路。
三、服务内容
医务社会工作简单而言,是指在医院围绕医疗过程而开展的社会工作,这包括对病人的心理援助、情绪问题的处理、解决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问题、解决病人与家属成员或社会交往上的障碍、提升病人的自助能力、帮助病人寻求获取社会资源、安排病人的康复计划、为病人提供出院转介服务等。可见,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它完全着眼于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上。
1、完善医院“全人服务”
2、为患者链接社会资源
作为资源连接的纽带,以患者为中心,链接救助机构、志愿者资源等,为患者及家属解决实际问题。
3、医务协调
在救治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救助机构、临床科室、相关行政科室协调,确保救助的顺利实施。
4、提供服务
定期探访被救助患者的救治情况,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开展了专业的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强有力的支持性活动。
5、心理慰藉
从心理等方面为病人提供服务,协助和促进患者的心理、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适,帮助患者解决困境恢复健康。
6、家属支持
帮助家属正确认识病情及影响,调节家庭关系,缓解家庭压力等。疾病也需要患者家属在时间、精力和金钱上的巨大付出,对亲人病情的担忧、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困窘等都会给他们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造成患者家属情感反应失调,引起紧张、焦虑、自责、愤怒等情绪问题,甚至引发攻击行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动员可以各种社会力量、应用各种辅导方法,以真心换取他们的信心、良知与爱心,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恢复健康、积极的心态、从而使他们尽快回归到正常生活。
7、团体建设
建立病友互助团体,为病人营造“第二个”家;搭建社区支持网络,为病人奠定社区康复的基础。
8、转介服务
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将病人转介给社区社工为病人提供社区服务,促进病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促进身心的发展,降低各种疾病的复发率。
9、社区服务
通过组织活动、讲座、咨询、建立小组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健康服务。
10、关怀医护
医务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非常繁杂的工作环境,容易对职业产生倦怠与疲倦感,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可能对工作、患者冷漠,疏忽大意,造成医疗纠纷。尽管强调医生要换位思考,体现医者大爱的医德医风,然而社会的关注点常集中在患者身上,很少将目光聚焦于如何关爱、关护、关心白衣天使。实际上医务人员同样迫切需要关注、理解与支持。
四、特色项目
一、助力医院公益活动开展
1)开展“光明卫士,点亮梦想”——青少年爱眼护眼系列活动
针对目前青少年视力缺陷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同时积极响应汕头市委市政府创文号召,医务社工部在团市委的指导下,联合多家公益机构开展了多场“光明卫士,点亮梦想”——青少年爱眼护眼系列公益活动。活动旨在创新社工和志愿者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网络,让青少年学习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成长得更好。同时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和感恩情怀,创建文明健康氛围,助力汕头创文。
医务社工部还将与各合作学校共建“光明校园”,在汕头博德眼科医院专家团队的支持下,向广大学子宣传眼健康知识,成立“光明卫士”青少年志愿者队伍,为“光明校园”的学生提供助学、社工支持、眼健康咨询等公益慈善服务。
2)协助开展“关爱园丁?擦亮心窗”——博德全飞秒优秀教师摘镜公益活动
在第33届教师节来临之际,汕头博德眼科医院联合汕头市医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汕头市一点公益助学中心开展“关爱园丁?擦亮心窗”——博德全飞秒优秀教师摘镜公益活动。活动报名反响热烈,在汕头市医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社工师团队的协助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负责任的态度,经严格评估、审核、筛选,最终为出5名入选优秀教师免费进行了全飞秒近视矫正激光手术,并取得非常好的手术效果,五位教师从此摆脱眼镜困扰,将以更加自信、更加方便、更加靓丽的姿态投入教育事业中!
3)关爱潮南两英丧亲儿童活动
2017年7月15日,汕头博德眼科医院院长张少斌教授亲自为来自潮南两英的两名丧亲儿童义诊,采用法国“七合一”机器人、德国全景生物测量仪等国际最顶尖设备,为两位小孩作全面、系统的检查,并为他们建立了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并承诺长期为小孩的眼健康保驾护航。孩子的父亲黄先生曾捐献眼角膜,帮助5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二、“医缘”呵苗行动
汕头大学“呵苗计划”公益课学生与汕头市医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共同帮助处于丧亲家庭的困境儿童。“医缘”呵苗行动——丧亲儿童的心理干预项目,专为贫困的丧亲儿童提供公益服务。团队通过一系列表达性艺术疗法的介入,协助丧亲儿童正确表达悲伤与失落,建立支持系统,“医缘”团队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等服务模式,采用心理沙盘、心理绘画、音乐治疗、舞动治疗、心灵瑜伽、幼儿彩绘曼陀罗、心理剧(角色扮演)、写作治疗、读书治疗、植物治疗、勾勒治疗、集体叶拓等方法,进行科学干预,帮助丧亲儿童逐步回归正常生活秩序,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在朝气蓬勃的大学生陪伴下,儿童暂离原来的生活环境,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促使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引导儿童正向成长,点燃家庭希望蜡炬。
五、联系方式
中心地址: 汕头市丹霞庄北区10幢汕头市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中心七楼716室
博德?医缘医务社工部地址:汕头市天山路76号宜华生活体验馆西楼 汕头博德眼科医院八楼
电话: 0754-87223805 87223808
邮箱: styysg@126.com
微信公众号:
社工服务
政策文件